星期一, 8月 01, 2011
Good bye "Subject Teacher", and hello "Homeroom Teacher"!
星期二, 6月 07, 2011
活化?僵化?
其實, 很多人心知肚明, 會有這些事的發生, 乃是不同顏色政黨的民意代表, 以行監督教育政策之名, 而實際上是在做杯葛不同政黨的政策! 臺灣這麼小的地方, 卻因政治色彩, 連教育這塊淨土, 也要輪流政治鬥爭的犧牲品!
還好, 學校行政單位, 也深知教育應以安定為主, 召集英語領域老師及各學年老師, 提出看法以下僅就英語領域教師的共識, 陳述說明如下:
一、 教師教學規劃
(一)、縱向方面:關於這年度本校實施的活化課程,英語領域老師為學生準備了繪本、歌謠、Sight Words等內容,並按照學生程度,從一年級到六年級,做完整的教材規劃。如英語繪本的補充教學,是以主教材為主,搭配相關主題、單字做延伸教學。而英語歌謠的教唱,除了讓學生體驗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,更進一步了解不同的國際文化和人文精神。Sight Words 練習本則是學生花60元購買的教材,內容進度是從三年級到六年級,其中的英語常用字,可協助學生閱讀能力的增進。所以,英語領域老師在教材的準備及規劃,是有考慮學生的能力及課程的銜接!
(二)、橫向方面:因各年級的活化課程內容,已依照學生能力做銜接,所以,英語領域老師也按照課程規劃,分工合作製作Powerpoint教材檔案和學習單,不論是在單字、重點句型或是文化學習等延伸,皆已融入活化課程裡的繪本、歌謠、Sight Words等。英語領域老師也不定期開領域會議,透過討論及修正,研擬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,期待學生得到最佳學習成果。
二、 學生學習成果
由於英語領域老師的完整課程規劃及準備,透過輕鬆有趣的教材呈現,這年度的學生,在活化課程無壓力的學習上,接受度頗高,藉由哼哼唱唱、繪本故事閱讀及常用字的練習,耳濡目染中浸淫於文化學習及課程的延伸學習;而家長們對於英語領域老師的努力,也大都抱著認同的態度。
所以,綜合以上結論,英語領域老師對於下學年度英語活化課程的實施,有以下一些想法:
一、重大政策應該有延續性:兩節活化課程在本校實施一年,已步入軌道,學生的學習也正要開花結果,如就此結束,將看不到學生的最佳學習成果。
二、教授時間不夠:如把英語活化課程減為一節課,扣除國定假日及期中、期末考時間,所剩的上課堂數,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呈現有效的課程。
三、課程規劃難:如把英語活化課程改為社團活動,會有課程規劃、學生選組問題,橫向、縱向的教材,很難有一系列的完整配備,學生學習上會有多頭馬車的疑惑。
四、家長難說服:如把英語活化課程改為能力分組課程,要如何說服家長,自己的孩子被分在能力差的組別?(儘管巧立名目)既然當初英語活化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在沒有考試的壓力下,增進英語學習及體驗國際多元文化,那麼幫學生貼能力標籤,其實是反教育!
五、給學生和老師機會:站在第一線的老師,會比外圍的家長及官員更了解學生的需求,在實際的教與學之中,老師可以視學生需要給予學習內容;而學生經由目前的教學方式以及課程規劃,英語能力的培養及國際觀的建立有值得期待的成效!
經過英語領域老師的討論及歸納,大家一致覺得:學生學習有雙峰現象,並不是只反映在英語課程,國語和數學等主要科目也有此問題,所以這不是需能力分組教學的理由;而雖然少數學生學習意願低落,但整體而言,大部份學生的上課參與感及家長接受度均高。總而言之,真正希望各界留給教育一片淨土,大家一起為臺灣的教育努力!共勉之!!